什么是政策性保险
政策性保险是为了维护一定的社会基础保障,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层面,在特定范围内或社会人群中,由政府提出、提供的保险,带有一定强制性,有些甚至会补贴一部分费用。
政策性保险特点
其特点是基础性、额度低、范围窄、低费用甚至免费、强制性,如社保、农业保险、学生保险、新农合、交强险等,其经营主体可以是事业单位,也可以是商业保险公司。
政策性保险类型
政策性保险包括社会政策保险和经济政策保险两大类型。
1、社会政策保险即社会保险,它是国家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贯彻社会公平原则而开办的,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2、经济政策保险是国家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实施保护政策而开办的保险,它包括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存款保险等。
出口信用保险是为鼓励和扩大出口而开办的。它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方面的商业风险和进口国方面的政治风险(比如,买方国家的法律、政策或局势的突然改变导致买方国限制汇兑、禁止贸易、吊销有关的进口许可证、颁布延期付款公或发生战争、内乱、非常事件等)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由于这种保险对应的风险特别巨大,难以用统计方法测算损失概率,一般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经营,只能依靠政府支持来开办。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是为出口企业提供银行贷款和收汇的可靠保障。由于作出承保决定要以获取有关风险的各方面信息为前提,因此,经办出口信用保险的机构还能为出口企业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另外一种政策性保险是农业保险。它对种植业、养殖业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遭受的由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补偿。农业保险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动物和植物生长周期长,而且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容易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损失。因此,需要由保险来进行保障。
农业保险之所以是一种政策性保险,首先是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行以财政为后盾的农业保险是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之一;其次是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足,农业保险经营难度大,几乎不可能取得利润。在商业保险不愿承办,客观上又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政策性保险的办法给予解决。